千秋功过后人评说——裴炎
(《百家讲坛》,裴炎虚拟形象)
裴炎(?—— 684年),绛州闻喜人(今山西闻喜裴柏村)。是唐周鼎革之际的著名宰相。
裴炎出身于当时著名大族“洗马裴”氏家族,其父裴大同,曾任洛交府(陕西省富县)折冲都尉,洛交府是上府,折冲都尉正四品上。
裴炎在少年时代就勤奋好学,在被补为弘文生后,每遇休假,其他同学大多处出游山逛景,而裴炎仍继续读书。他在学馆努力读书达十年之久,对《左氏春秋》、《汉书》有很深的研究。
弘文馆是设在门下省的贵族子弟学校,学生止30名。无论是四品官员的子弟,还是弘文馆的学生,凡有这种身份的人,按照当时法律都可轻易获取官职。而裴炎却胸怀远大,笃志10年,勤学不倦。史文强调他“尤晓《春秋左氏传》”,自然是指他深明春秋大义,能恪守“君君,臣臣”之道。
裴炎后来举明经及第,初仕濮州(山东省鄄城)司仓参军,以后历御史、起居舍人,黄门侍郎,唐高宗调露二年(680年)入相,为同中书门下三品。
高宗晚年,官至侍中,弘道元年( 683),受遗诏辅佐中宗即位。
中宗欲以皇后父韦玄贞为侍中,他力争,中宗不听,因与武后共废中宗,立李旦为帝。
武后把持朝政。后武承嗣请立武氏七庙,追王武氏祖先,唆使武后诛韩王元嘉、鲁王灵夔,他坚决反对。徐敬业以兴复唐室为号召,起兵于扬州,裴炎要武后归政于唐,武则天将其逮捕处死。
武则天死后,唐睿宗于公元710年再次登帝位,对裴炎仍很怀念,追封他为益州大都督,谥号“忠”。
裴炎 - 杀降事件
裴炎为人,旧史称“寡言笑,有奇节”。这方面最有名的一个事例是高宗开耀元年(公元681年),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裴行俭大破反叛的突厥,并招降了可汗阿史那伏念,裴炎却说伏念是在大军威逼下“计穷而降”的,难保他以后不再反叛,坚持把他给杀了,使得曾保证不杀伏念的裴行俭大丢面子,并因此而不被赏功。史书说裴炎此举是“妒能害功”。现在看来,裴炎的说法也不是完全没道理,因为当时北方游牧民族叛而降、降而复叛的情况也是经常发生的,但是裴行俭既然代表国家许了诺,裴炎却硬是违约杀降,致使“国家失信四夷”,则未免太不明智、太过份了,其心态“妒能害功”容或有之,自以为是也许更重。
裴炎 - 裴炎之死
裴炎被捕
废太子李贤死后,李氏宗室中还有韩王李元嘉和鲁王李灵夔两人比较年长。这两人是唐高祖的儿子,武承嗣和武三思屡次劝说武则天寻机将他们杀掉,“以绝宗室望。”武则天向大臣们提出此事,显然她是想动手的。刘祎之、韦仁约都默不敢言,又是裴炎“独固争”,以为不可,使武则天“愈衔怒”。
当徐敬业扬州起兵,公开打出反武旗号之后,武则天问对策,裴炎说:“天子年长矣,不豫政,故竖子有辞。令若复子明辟,贼不讨而解。”监察御史崔詧上言:“炎受顾托,身总大权,闻乱不讨,乃请太后归政,此必有异图。”裴炎被捕下狱,由左肃政大夫(御史大夫)蹇味道和侍御史鱼承晔审鞠。
众人说情未果,裴炎被斩
裴炎公认是社稷元臣,受遗诏辅政,被捕下狱引起朝廷震动。当时除了凤阁舍人李景湛附和崔詧证炎必反之外,支持裴炎的人还是多数.纳言刘景先和风阁侍郎胡元范,左卫率蒋俨都为裴炎辩护。胡元范说,“炎社稷重臣,有功于国,悉心奉上,天下听知,臣明其不反。”武则天对他们说:“炎反有端,顾卿未知耳。”胡元范、刘景先等说;“若炎反,臣辈亦反矣。”武则天仍讲,“朕知炎反,卿辈不反。一时“文武之间证炎不反者甚众”,在外防御突厥的单于道安抚大使、右卫大将军程务挺也“密表中理之”。武则天一概不纳,斩裴炎于裴炎被斩洛阳都亭驿前街,距下狱不过10天功夫。
裴炎在狱刚烈不屈,有人劝他委屈求全,他不愿折节苟免,说:“宰相下狱,理不可全。”临刑向受株连的亲属诀别说;“兄弟官皆自致,炎无分毫之力,今坐炎流窜,不亦悲乎!”籍没抄家,无儋石之蓄。
裴炎一案,凡是为他申辩过的官员都受到惩处。宰相刘景先贬吉州长史,后被酷吏陷害入狱,自缢而死。凤阁侍郎胡元范流琼州而死。郭侍举罢相后又贬岳州刺史。程务挺被诬“与裴炎、徐敬业潜相接应”,于军中处斩。程务挺是当时名将,领兵防边,“突厥甚惮之,相率遁去,不敢近边。……闻务挺死,所在宴乐相庆”。
追封
裴炎死后,当唐中宗复位诸武仍掌权时,大赦天下,而裴炎仍与徐敬业一样被排除在赦免之列以外。到唐睿宗时,裴炎一案才得到昭雪,并专门下制称赞他:“文明之际,王室多虞,保义朕躬、实著诚节。”同时赠太尉,益州大都督,谥号“忠”。长子裴彦先为太子舍人。《新唐书》中,从子裴伷先传在其后。[1]
历史争议
裴炎之死是李武唐周鼎革之际牵动政治全局的一件大案,尤其是与徐敬业扬州起兵在时间上又相契合(扬州起兵10日,裴炎下狱,20日,战事正紧张时,裴炎被处斩),人事—上也不无联系(裴炎外甥薛仲璋参与了扬州起兵),历来为人们意见分歧,争执不一。
《新唐书•裴炎传》记载:“豫王虽为帝,未尝省天下事。炎谋乘太后游龙门,以兵执之,还政天下。会久南,太后不出而止。”认为裴炎曾企图发动兵变推翻武则天。
《朝野佥载》卷五更记徐敬业准备起兵时,“令骆宾王画计,取裴炎同起事。”骆宾王编歌谣:“一片火,两片火,绯衣小儿当殿坐,”教裴炎庄园小儿和部下童子诵唱,藉以说裴炎与徐敬业合谋,“扬州起兵,炎从内应。”裴炎并有回书给徐敬业,只写“青鹅”二字,武则天解此暗语说:“此青者十二月.鹅字者我自与也。”
但是《旧唐书》却不记以上所说裴炎谋兵变或他与徐敬业合谋的事,《通鉴考异》也认为新传与《朝野佥载》的记述,“皆当时构陷炎者所言耳,非其实也。”